6月13日,由南宁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主办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专场暨梁柰副教授声乐教学汇报音乐会在南宁师范大学武鸣校区小演播厅举行,南宁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分管教学唐文生副教授、韦浩洋老师、廖园园老师以及部分师生观看了本场音乐会。
本次音乐会是梁柰副教授主持的2022年校级课题《新文科背景下民族地区声乐类人才创新培养探索与实践》,南宁师范大学2022年度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创意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融合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新文科建设基于传统文科进行学科交叉融合,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部高教司吴岩习长在2020年11月3日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做主题报告时指出:“守正”和“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专场正是遵循这一政策的要求,做创新方面的相关探索。女生表演唱《竹枝词》就是梁柰、梁艺、韦浩洋三位老师创编的节目,采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杨柳青青江水平,文廊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与另一首夔州诗作“两岸山花江语多,巴人能唱本乡歌”完美的结合,形成ABA再现三段式,表现汉唐时期少女踏春的情景,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俗特色;《静夜思》在抒情缓慢的乐思中表达深深切感人的思乡情;《秋风词》《月满西楼》都通过流畅的旋律表达深深的思念;《定风波》则通过旋律快慢的对比生动的表达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如梦令》通过柔和抒情的旋律把小时候的生活场景娓娓道来。很多古诗词艺术歌曲都是诗词佳作。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完美的体现了“诗”与“乐”的融合统一,音乐展现诗作的情感内涵,诗词赋予音乐审美价值,同学通过演唱较好的把握了古诗词艺术歌曲背后的内涵,将人声较为完美的融入到中国音乐文化语境,以此带给观众了无尽的遐想与情感体验,音乐会也获得较为圆满的效果。通过此类探索和实践,同学们不仅能较为深刻的学习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通过舞台实践把文化学习与技能学习较好的结合,两者相得益彰,也为培养民族地区具有创新意识的民族声乐类人才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梁柰老师表示往下将继续进行探索,因为她坚信:唯有深刻学习和领悟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背后的内涵和价值,才能培养出具有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品德与艺德共同发展,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声乐类人才。